人生4千個禮拜-我們都不曾真正擁有時間

閱讀時間 25 分鐘

人類的平均壽命短到離譜,少到嚇人,小器到不給面子。

---人生4千個禮拜

活到八十歲的人生大概有四千個禮拜,對比於整個人類歷史跟未來可能延續的時間,
僅僅覆蓋了極微小的段落,於是從古至今的哲學家,向來把人生苦短視為一個基本問題,
人類的心智可以制定無遠弗屆的計畫,但實際上壽命長度根本不足以看到結果。

以這樣的角度看短暫的生命,廣義的時間管理,應當是每個人都關切的重要事項,
要如何過好這一輩子,我們整個人生的安排都是一場「時間管理」。

然而我們熟悉的「時間管理學」往往不是這麼廣義的,現代所謂的『管理時間』,通常是:
特別早起完成一堆工作成果,一次搞定一整個禮拜的晚餐,拼命賺錢想辦法FIRE提早財務自由,
不是說這些事情不重要或者是有錯誤,只是這些事不是人生的全部

生產力大師聚焦於產出更多「成果」,但很少有大師認為,
我們瘋狂完成一堆事情,最終目的是要體驗人生更多的喜悅與世界的驚奇。

輸送帶人生

現代世界的時間,感覺就像是永遠不會停下的輸送帶,
每小時、每星期、每一年,就像是這條輸送帶傳送的紙箱。
如果要感到妥善利用了時間,那麼紙箱經過面前時,我們必須裝滿它們

---霍爾

某方面來說,已經不需要有人提醒我們「時間」不夠用,
爆滿的電子信箱,一堆未看的Line訊息,新的電影,新的2024年必看好劇,
更別說還有不斷循環的日常雜事,我們心懷罪惡感,老覺得應該再多完成點「什麼」,
而社會風氣跟零工經濟的崛起又助長了這個態勢,忙碌被重新定義為「副業」或「複業」,
無止境的工作不再是必須忍耐的重擔,而是令人振奮的生活方式,值得提出來炫耀,
好像休閒時間不做點什麼值得一提的,就是虛度光陰。

一直想辦法在一天24小時中塞入更多事情,有一個可能是,
我們遇到的問題不是不夠忙碌,而是不夠「充實」
如果我們可以活個幾千年,把想嘗試的東西都嘗試一輪,那我們「可能」不會那麼焦慮,
而且對於時間的焦慮,還會隨著年紀漸長,感受日益加深,
要忙就忙得有意義-讀書整理&心得提過,時間不過是個概念,
我們的四千個禮拜不只是持續減少,而是剩下愈少,時間流逝的速度「感覺」就越快。

對很多人來說,一切的一切,讓不善於管理有限的時間,變得特別令人沮喪,
於是我們更重視「時間管理學」,學習如何把我們的「時間粒」越切越小,以免浪費時間
馬斯克、比爾·蓋茲可以5分鐘為單位,很難辦到,那我退而求其次,就切成15分鐘跟上,
問題不在於「時間管理學」沒用,它真的讓我們完成更多的事.開更多的會,賺更多的錢,
但矛盾的是,成功以後,我們得到的只有,感覺更忙碌,更焦慮,某方面來說還更空虛。
我們誤以為,做了「更多的事」 = 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時間。

極致效率執行一段時間後,只要有個意外打亂時間,很可能就陷入更深的匱乏陷阱
本來投入「時間管理學」是為了感到時間更充裕、游刃有餘,但這不是我們的實際感受,
生活步調變快,我們往往更沒耐性,在電梯前等個2分鐘,比烤箱烤東西兩個小時還讓人不耐煩
追著時間跑,讓我們深感無力,因為時間有一個令人抓狂的面向:
時間就像不受控的幼兒,你越想控制、抓住時間,他就越從你手中逃脫。

時間表問世以前的時間

作者認為,我們真正碰上的問題,並不是人生在世、時間有限。
而是我們無意間承襲了一套有問題的想法,要瞭解我們如何陷入今日的窘境,
作者建議我們要回頭看看時鐘尚未問世的年代,他舉了英格蘭中世紀農奴的生活為例,
一來當時早夭的機率很高,活到成年的機率大減,即使順利成長,前方人生就是奴隸生活
除了辛苦的日常,那年代的森林有許多危險的野生動物,常伴左右還有麻疹、流感、鼠疫等疾病。

聽起來很艱辛的生活,卻幾乎不會碰上一個問題,就是「時間」的問題,
即使在非常疲憊的一天,也不會想到自己「有太多事要做」,要加快腳步,多完成點工作,
不會想到生活腳步太匆忙,或者什麼工作與生活失衡,
同樣的,在清閒一點的日子也不會感到「無聊」。
而且即使死亡陰影揮之不去,真的人生70古來稀,時間也沒讓人感到是有限的供應。

這一切不是因為以前的步調比較慢,也不是中世紀農奴比較聽天由命
就目前研究來看,原因其實是:中世紀的人壓根沒把時間當成抽象的實體,
也就是,沒把時間當成「一種東西」

這句話可能令人一頭霧水,那是因為我們現代思考時間的方式深植人心,
我們甚至忘了這只是一種看待時間的概念跟思考方式,
作者舉例,我們就像是寓言故事裡的魚,不知道什麼是水,因為我們平日都被水包圍。

要是拉開一點心理距離,就會發現我們的觀點相當奇特。
我們想像時間是某種獨立於我們、獨立於周遭世界的東西。

---人生4千個禮拜

當我們做規劃時,會想像一個抽象的,單方向前進的時間軸,上面可能有各種年分日期時間刻度,
接著計算我們實際的生活,把腦中想做的事情「放進」這條時間軸,
於是就像前面提到的輸送帶一樣,即使完全不放什麼進去,時間軸這條輸送帶還是一直跑,
有太多事情要做,裝不進輸送帶上的紙箱時,我們感到心情不佳,忙碌不堪,
如果剛好跟上時間軸的速度,我們會慶幸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沒浪費人生,
萬一讓太多紙箱放不滿就過去,難免讓人覺得可惜浪費,
而如果標記「工作時間」的紙箱裝了休閒的用途,雇主就會氣得跳腳,
因為他們可是替這些紙箱付了錢,這些紙箱屬於雇主的!

中世紀農夫的「時間概念」與此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工作導向」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著大自然的規律安排工作,生活節奏是有機的
農作物還沒成熟就收成,想一天擠完一個月份的牛奶都是不可行的瘋子思維,
工作永無止境,永遠會有下次要擠的牛奶,下次要處理的農忙,生生不息,
既然都不會「完成」,那就不會一直想著「做完每一件事」。
沒有「浪費」時間這個東西的焦慮,反而更能感受到事物的光明面。

「當然,時鐘並未停下。但我們不會聽見滴答的聲響。」

作家蓋瑞.艾伯勒(Gary Eberle)

在現代想觀察什麼是「工作導向」的生活方式,看看小嬰兒就能知道,
小嬰兒根本沒有時間概念,總是有下一件事情可做,而且他們也總能專注體驗、享受當下。

永恆的終結

很少思考時間是一種資源的概念,有一個重大的壞處,那就是「能完成的事」嚴重受限,
獨立作業的時候,只要找到節奏就能順著感覺走,不需要太刻意進行時間安排,
一旦要完成的工作需要不只一兩個人,就必須以眾人都同意的可靠方式協調時間,
在中世紀的修士發明出第一台機械鐘以後,時間變得一目瞭然,
時間變成隨著指針移動,滴答滴答消失的「東西」
把時間視為一種資源以後,自然會想盡量以有效的方式運用。

時鐘發明以前,做多少事情有多少報酬,只能用模糊的一天工作量計算,或者論件計酬,
時間可被精準計算以後,漸漸的,更常見的工資計算是看時數,如果雇主能有效運用工人的工時,
盡可能榨出更多的勞力,最高的價值,那就會贏過沒這麼做的雇主,
隨緣雇傭,隨緣管理組織的雇主會被市場淘汰,
於是勞資雙方都開始計較時間,開始在「工作時間」對於運用方式形成對立。

時間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東西,構成現代特有做事方法的先決條件,
社會外力跟我們的心中的聲音都要我們善用時間,遇到太多要做的事情時,
容易認為唯一的答案就是:以更好的方式利用時間,解決方法是增加利用效率,就能做更多事,
作者提到這個心態有個基本問題是:我們永遠不可能感到做得足夠多

反省時刻

作者在告解時刻的章節中寫道,他自己就是一個生產力狂,他曾經為了增加工作效率做出許多嘗試,
看這一段的時候,我自己也深有所感,雖然說不上是工作狂,但我確實也是對自己極力鞭策的人,
進公司後,總是希望自己能完成更多事情,常常較晚下班,讓家人小孩等我吃飯,
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率,其實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疆界
我感覺這就像是緒勒索裡提到的,心理疆界,好事如果沒有一個度,過猶不及也會變成壞事,
無止盡的提高效率,延長工作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確實也遇到了作者提的「帕金森定律」。

「你有多少時間完成,工作就會膨脹到那麼多的時間。」

英國幽默作家與歷史學者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

也感受到了作者提的「時間管理的悖論」:當你愈會管理時間,你就需要愈多時間去做更多事。

幾年前有一刻,我突然體悟到了,身為經營者,如果有意圖,我們可以說醒著就在上班工作,
如果我不讓自己下班,那我只會長期超時過勞,於是我設下界限,慢慢調整,
非特殊緊急狀況,原則上我強迫自己六點前要下班離開公司,
而且回家也盡量減少使用手機,降低接觸到工作訊息的機會,讓自己離開工作的思考。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世界沒有崩塌,我的工作也沒有越積越多,
因為有下班時間的限制,反而我會更專注於取捨,某些有價值的機會,我也會選擇捨棄,
畢竟世界上到處都是機會,如果陷入FOMO「錯失恐懼症」心理,那時間永遠不會夠用,
另一個好處是,雖然工作跟經營壓力依然很大,但我的內心更能平靜面對,
還騰出了更多的時間閱讀,思考,寫作提升自我,增進決策的品質。

時間有價之後

我們很難不去判定每個時刻的價值,而主要的依據是看有沒有幫上某個未來目標的忙
或是協助你抵達一旦工作終於「不再擋路後」,你希望能好好喘口氣的未來綠洲

---人生4千個禮拜

時間有價後另一個問題是,我們總是在為了「未來」的價值付出,
未來利益的重要性,高過眼前的享樂。

在這部分我之前犯了一個毛病是,過度關注未來,而有時忽視了現在,過猶不及,
許多理財建議都是一天省下一杯星巴克之類的開頭,犧牲現在的生活體驗,
確實,現在留著越多錢,越早開始累積複利,長期收益就會越豐厚,
但不斷壓榨現在的自己,換取不知何時將至的未來是否完全正確? 值得思考。

作者提到許多臨終之人懊悔的都是,後悔沒做什麼,後悔沒去哪裡,後悔沒有跟誰多相處,
很多時候他們預期的「未來」真的沒有來,有時候是終於擁有足夠的財務條件,卻已經沒了健康,
我們都無從得知「未來」如何,一昧的把資源留給未來,也是一種過度。

很快地,你感到自我價值完全建立在你如何運用時間:時間不再只是你悠游其中的水,
而是一種如果你不想要感覺罪惡、驚慌或被壓垮,就必須加以主導或操控的東西。

---人生4千個禮拜

較好的方式可能是,去面對計算「未來」何時需求可能是多少?
預計幾歲退休,小孩幾歲時需要的花費,然後回頭規劃現在
把自己的收入拆出儲蓄與投資的部份,應該符合確實的期待,
訂出每個月存三千元的規劃,卻妄想10年後買三千萬的房子,不切實際,
要不就想辦法提高收入,不然就是降低期待

不要一股腦的省錢存錢投資,讓生活體驗糟糕無比,
而是也要確保還健康年輕的現在,有美好的生活體驗,
喜歡天天喝咖啡,可以嘗試學習自己煮,雖然需要投入一點花費,但很快就能降低長期支出,
不一定需要完全犧牲現在的體驗,可以找較節省的方式達成。

計畫的意義

憂慮的本質就是反覆嘗試對未來感到安心,
失敗了就再嘗試,試了一遍又一遍,
彷彿光是讓自己擔憂,就能在某種層面阻止災難發生。

---人生4千個禮拜

作者認為,努力影響未來不是問題,有問題的地方(所有焦慮的源頭)在於,
我們從此時此刻的觀點出發時,我們覺得必須知道:努力會有好的結果。
人類最大的特色就是我們可以規畫模擬未來的事,但我們常常誤解了計畫的意義,
「計畫」很重要,但「計畫」只是「計畫」,太多時候我們誤把計畫當成「未來」

蒐集資料,沙盤推演,提前選擇,計畫常常能讓事情執行得更順利,
但計畫終究只是一個「規劃」,出現了意外,計畫沒有順利執行,也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
當計畫受到阻礙,往往情緒是「憤怒」→遷怒別人壞了好事,或者「沮喪」→認為自己的運氣很糟糕

如果我們對「計畫」「未來」有深刻認知,計畫不順利時雖然心情還是不會美麗,但能更快回歸平靜
甚至有時會期待「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書裡也提到,意外不全然是壞的,
與另一半相遇,認識最好的朋友,抽到大獎這些事情,幾乎都不是我們「計畫」中包含的,
如果沒有意外,那人生體驗就少了太多太多的樂趣

出奇有效的抗焦慮解方,就是明白你再怎麼要求獲得未來的保證,那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人生4千個禮拜

直接面對痛苦

你如果曾在一九六九年的冬季月份,走在日本南端的紀伊山脈,
你可能見過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一個蒼白瘦弱的美國人渾身赤裸,從大型木頭水槽中取出半結冰的水,澆在自己頭上。

---人生4千個禮拜

作者提供了一個故事,史蒂夫.楊這個美國人要受訓成為佛教真言宗的僧侶,
但他一開始只遭受到連串的羞辱,後來努力之下獲准進行百日閉關修行,
住在沒有暖氣的小屋裡,一天進行三次「淨身儀式」:用半結冰的水灌注身體。

大部分人面對痛苦時,直覺反應都是試著不要去想,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
楊一開始也是如此,接觸冰水時,試著想其他事情,或是靠意志力嘗試「不覺得冷」。

然而,當一陣又一陣刺骨的冰水澆下來時,楊開始明白這是再錯誤不過的策略。
事實上,他愈是專注於刺骨的冰冷感受,盡其所能觀照那個感受,痛苦的程度就愈低。
反倒是「他的注意力一跑掉,那種折磨就變得無法忍受」。

---人生4千個禮拜

以我這四五年都洗冷水澡的經驗來看,確實如此,當然台灣天氣沒有冷到結冰,
但寒流的時候,10度或者以下的水溫還是一接觸就皮膚發麻,
如果心裡想著其他事情就沖水,瞬間的刺骨寒冷會馬上衝擊思緒,產生極大的不舒服,
所以我通常先從手腳沖冷水「體驗」一下今天水有多冰,心理做好準備,
認真感受以後,當冷水沖到身體時,雖然還是很冷,但身體跟大腦可以很快適應,
甚至在一小段時間後(10~15秒),身體產熱能力跟上,還能沖著冷水感到內在溫暖。

面對人生有限

現代人匆忙度日是共通現象的原因在於,每個人都在逃離自己
逃離思考我們的生命有限這件事情,仿佛只要足夠忙碌,就能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情,
沙子、碎石、大石頭跟水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要先在瓶子裡裝大石頭,
但作者指出一個盲點是,如果大石頭放滿後,外面剩下的不是水跟沙子,而是更多的大石頭呢?
這回到匱乏經濟學提過的,要先空出餘裕,也就是必須痛苦的面對大石頭,選擇真正想放入的,
還得留點位置,接受事實就是如此,無法全部得到。而且即使努力也不一定就會成功。

這邊就要提及股神巴菲特與他的私人司機的 5 / 25 法則故事,
故事中巴菲特請弗林特寫下他的 25 個目標,並且圈選出最重要的 5 個目標,其餘 20 個為次要目標。
而巴菲特給予弗林特的建議就是:
「你應該極力避免那 20 個次要目標,因為那些並沒有重要到構成人生的核心,
吸引力卻會大到分散你的注意力,導致你無法完成那最重要的 5 個目標」。

有時不斷拖延又不會從待辦清單上刪除的事項,
正是我們心中覺得重要、難以割捨 又不想面對的重要事項,
提高了次級重要工作或者其他瑣事的效率,很容易讓我們進入另一種逃避心態,
我不是不做那個,只是我很忙,你瞧瞧,我完成了 XXX跟OOO這麼多的事情,
等告一段落,我就會去處理那個重要的事,而事情總是不會告一段落

這在另一個體現是追求極致的工作產出,
除了不斷提高效率以外(這沒什麼問題),後來還不斷增加投入時間
未來回首對於自己投入大量時間不感到後悔,而且自我肯定,那很棒,
但如果發現,家庭友情等其他自己很重視的東西一團亂時,還是需要提起勇氣面對。

實際上這真的很困難,因為這樣的取捨,讓我們常常需要對確實想做的事情說不,
但認真面對這樣的痛苦,思考並做出取捨後,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

作者在這部分的建議是:

我為數不多、但完全有自信提供給大家的一項約會建議,便是:你要定下來
事實上,這項建議也適用人生其他每一個領域。定下來是現代相當常見的恐懼

如果你每一個領域都東沾一點、西沾一點,你不會在任何領域成功。
諷刺的是,等你用不太有回頭路的方式終於做出選擇時,你通常會變得更快樂。

---人生4千個禮拜

雖然一個人生命有限,難以一一嘗試,有些錯誤古往今來卻是不斷發生,
所以我自己還蠻喜歡閱讀一些人物的「自傳」,像是換個角度活過另一個人生,
自傳常常會描寫經歷,好的自傳,不會避開犯過的錯不談,
那就有機會藉此得到一些,本來不屬於我自己的智慧

「必須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因為我們沒有足夠長的生命去一一犯下所有過錯。」

---海軍上將海曼.李高佛的銘言

降低過度期待

我們心裡總會有一個潛在的聲音告訴自己,我是這世界的主角,
因為我們只能用自己的視角跟體會來觀察這個世界,與世界互動,
成長過程中,心裡可能都有想過要轟轟烈烈,改變人類,改變世界,活出燦爛人生,
但現實是,宇宙根本不在乎我們做了什麼!

正因如此,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上,能讓身邊的人跟自己快樂就是很好的起點,
有志業很好,但胸無大志又如何?真的成就了豐功偉業又如何?
如同活出意義來裡我理解的,你的意義不是我的意義,
別人都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不代表我們非做不可,
並不是說我們就要躺平放棄,對未來不抱希望,
重點是不要抱有太多「過度期待」

當你內心平靜,每件事都能讓你感到快樂,
現實中,平靜不是一種保證,而是一直在流動、變化。
你想要學會的是一套隨著生命流動、並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欣然接受生命的核心能力。

現今,我們認為得到平靜的方式,是解決你所有的外在問題
但是,外在問題是無止境的。得到內在平靜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再把問題當作是問題。

---納瓦爾寶典

有時候失敗或者事情出了差錯,不一定會讓人非常痛苦,
相對的成功了或者實現達成目標,又不一定能讓人很快樂,
我們可能都看過年終獎金拿到好幾個月的人不太開心,因為他預期有更多的獎金,
也看過失敗的人並不非常難過,因為他說他早有心理準備。

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並且不斷落空才會痛苦 ,
直面現實,盡己所能做出準備與努力,欣然面對無法獲得保證的「未來結果」,
反而更能改善心情。

這是我用CHATGPT製作的概念圖,X軸是時間,Y軸是成果
實際成果多半在40以上,但因為「期望」很高,所以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快樂
如果不要「過度」期待,即使成果的「絕對值」較低,反而能感受快樂

我們要相信努力有很大機會讓「長期」的未來更好,但盡量撫平(降低)對短期的期待,
這就像是隨機騙局裡的雜訊一樣,短期本來就有波動,越降低短期波動對心情的影響,
就越容易感受快樂,進而改善心理狀態,增加長期改善的可能。

與作者在書中的建議類似,降低被短期波動影響的方式之一是「減少觀測頻率」,
如果做出選擇,就讓心裡定下來,不要一直計較短期得失,而是全心投入,別吃碗裡看碗外
稻盛和夫 工作的方法提到他自己的故事就是一個好例子。

培養嗜好

為了進入真正的休息體驗,我們身為個人能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
就是停止期待感覺會很美好,至少一開始不要。

---人生4千個禮拜

把時間當成一種要盡量利用的東西,有一個隱藏的問題:
我們開始有更多壓力,連休閒時間都應該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運用
單純懶洋洋地享受休閒時間,開始讓人覺得不太足夠,
難得的假期,如果不多排點行程就太「可惜」了。

作者提到,他自己也感染了這種病,連去參加冥想課程跟禪修時,
都抱持著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目標:有一天,自己將達成心平氣和的狀態

只從休閒對其他方面有益的角度來看休閒,將導致令人遺憾的結果:
你開始隱約感到休閒是一件苦差事
換句話說,休閒將變成最糟糕的工作類型。

---人生4千個禮拜

確實阿,如果休閒跟效率還有利益扯上關係,那很多部分就走調了,
工業革命跟時鐘「幫助」我們把時間定了價,經濟學教我們什麼是機會成本
雖然不到三師兄一秒鐘幾十萬上下,但休閒時間是犧牲了工作時間,
如果不有效利用,那可就「虧大了」!

對古代哲學家來說,休閒不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休閒就是那個目的,
其他所有值得從事的活動都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可以休閒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做一些,自己真心投入感到快樂,但卻又不比別人擅長的項目,
有時候不擅長的項目更能清楚體會,嗜好與快樂的關係,
因為光是執行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獎勵,
長期執行這個嗜好如果變好,通常是因為變好會讓快樂增加,而不是追求變強。

作者舉的例子是健行:

大約從四歲起,我這項技能就不曾有明顯的進步。
此外,健行沒有目的,沒有試圖達成的結果,也沒有嘗試抵達的地方

---人生4千個禮拜

比如我玩電動遊戲,即使玩得還不算太糟,與高手卻也相距甚遠,
但我玩遊戲時常常進入心流,探索遊戲機制,感受遊戲製作者的想法,
與隊友的配合,討論戰術,和對手敵人的競技,看頂尖玩家的實況轉播,
遊玩跟研究遊戲資料時,得到的是單純的快樂
雖然從遊戲中學到很多現實可以應用的知識,但除了高中靠遊戲賺過錢以外,
就真的是一個興趣,一個嗜好,一個享受人生的方式。

又比如跑步,一開始是想找個便宜、方便又能持續的運動,想靠這個保持健康,
後來養成了固定習慣跟排程,參加過不少次路跑都只能說志在參加,成績差強人意,
但跟一大堆素昧平生的跑友一起跑步,本身就充滿了很多的樂趣,
有時工作壓力大,就只是單純想出去跑一跑,沒有特別的目的性,沒設定目標距離,
跑得累了,心情轉換了,就折返回程。

還有寫作:有讀者回饋,有人肯定,有人訂閱都讓我很開心,
不過排除掉外在因素的話,構想主題,鋪陳文章大綱順序,突發靈感紀錄,
執行寫作本身就已經讓我自己樂趣無窮。

與家人相處回饋也是我一大嗜好:分享遇到的事情,分享不同的觀點,
一起體驗新奇的事物,念故事給孩子聽,與家人討論他們需要做的重大決定。
嗜好對我來說,就是把生命浪費在(自己覺得)美好的事物上。

設定方向

初生之犢:做小夢也有超能力中提到過,我們無法「找到」我們的熱情,
熱情是培養出來的,要定下來的話,至少先找自己「不排斥」的嘗試,
如果有能夠喜歡,並且得到快樂的領域當然更好,這很可能是一個志業。

原子習慣中也提到過這部分,關於目標與身分認同,
與其設定有終點的目標,不如多執行不會結束的事物,
圍繞著自己想成為的人,去建構行為習慣,
比如我要當我喜歡的自己,這件事情沒有終點,
它不會是「耶!我達成了,然後呢?

目標的設定是一個成果的天花板,我們通常「努力」達成目標,
但多半我們難以超越目標太多,設定目標要有所節制,因為目標是一種給自己的定錨
所以我「個人」不喜歡編列細項預算,不喜歡許新年願望,設定新的年度目標這類的。
因為每天都應該好好過,1/1跟11/1或者6/1都是重要的一天。

這些規劃都是假設「未來」可以預測,但我無法控制自己,
我感覺有點與事實相反,事實上,我只能控制我自己,而未來無從預測(但可以猜測),
單純設定好方向,專注照著方向走,感受沿途風景,反而有機會到達不曾想望過的遠方。

回頭看前幾年讀完原子習慣後,自己設定的身分認同
除了因為小孩漸漸長大,還有許多新知識的補充,排程與執行細節有調整,
多數習慣這幾年都還持續維持。

身分認同(方向)的設定上要考慮的時間長度拉得更遠,
當初我設定時,基本上就是以一輩子來考量,
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截止日可能就是我的生命終點,
為了成為想成為的人,也許有點障礙,有點辛苦,但建構的行為多半也是我想做的事,
雖然不知道這些習慣最終可以帶我去到何方,但至少過程中我已經得到滿滿收穫與喜悅。

後記

對生命有限體悟越深,對我極大的影響是越來越少感到「憤怒」
情緒當然會出現,我依然是有血有肉的人,
只是情緒消退的比以往更快,殘留的不良影響更少。

就像透過「間歇斷食」讓我得到代謝靈活性,變得不太受飢餓感控制一樣,
生命有限的認知讓我更容易放下難以改變的錯誤,
憤怒是對錯誤消極的態度,它很難讓事情變好,
如果問題無法避免,坦然接受,如果問題有機會不再發生,那積極的做出處置更有價值,
這也讓我想起一句以前聽過的話:生氣是拿別人或自己造成的問題,再砸一次自己的腳。

這書算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概念書,也是一本探討生命的哲學書,
但他沒有想解決時間不夠用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或者根本不用解決),
他想解決的是更根本的,「認為時間不夠用」的心態問題,
只要慾望不收斂,人永遠都無法滿足,
慾望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但也算是一種原罪,設好疆界,做好取捨,
在有限的時間,做有限的期待,保持努力,可能是一條通往平靜快樂的路徑。

好書連結:
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相關文章:
活出意義來-讀後心得
要忙就忙得有意義-讀書整理&心得
匱乏經濟學-讀書整理-4(忙不完的人)

站外相關好文:
《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一)病態的生產力---Code and Me
為什麼你「不需要」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Code and Me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