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 讀書整理-1 (總覽)

閱讀時間 4 分鐘

唯有掌控意識的主動,才能感受幸福

在了解心流以前,先來看看對意識造成負面影響的一大主力,
「精神失序」
就是進到意識的資訊與我們現有的意圖是衝突的,
或是會讓我們分心而無法實現它的。

根據當下的經驗,我們有各種名稱稱呼它,
像是痛苦、害怕、憤怒、恐慌或嫉妒
這些失序狀況都會迫使我們將注意力用到不是目標的事物上,
不再依照我們意思接受安排,精神能量也因此變得沉滯而沒有效率
在這狀態下我們的精神能量會不斷耗損,累積負能(作者稱為精神熵值)。

「心流」意識秩序 – 精神熵的相反正是最優體驗
處於最優體驗的人會感到與目標一致的資訊不斷進到意識裡,
精神能量也會源源不絕,沒有任何需要擔心的事,
也沒有理由懷疑自己做得是不是恰當。
如果真停下來想想自己的狀況,得到的證據會是鼓舞人心的「你做得很好」。
這樣正面的回饋可以讓自我更加茁壯,
於是有更多注意力投入於內在與外在環境,
形成正向循環。

事實上,
生活品質不是取決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
或是我們擁有什麼,
在於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
想要改善生活,就得從改善經驗的品質做起。

如果一個人可以掌控意識,讓心流體驗趨於頻繁,
勢必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作者訪談過一位美國西岸著名的攀岩高手,
他用短短一段話解釋了攀岩這件事如何讓他深刻體驗心流,
以及這對他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一步又一步的鞭策自己是令人振奮的事,
攀岩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就會渾身疼痛。
但是當你回頭看時,會對自己充滿敬畏,對自己所做的事佩服不已。
那種處於顛峰的喜悅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當你累積足夠這種戰勝自我的挑戰後,
人生中就沒有別的事難得倒你了

人生的樂趣不在於「你做了什麼」,
而是「你怎麼做它」。

擁有充足的休閒時間,卻無法從中得到樂趣,是對我們最大的諷刺。
與上幾個世代相比,我們擁有太多享樂的機會了,
但是我們並沒有比之前的人來得快樂。
顯然光是擁有機會還不夠,
我們還需要知道怎麼善用機會、控制意識,
這是一項大部分的人都欠缺的技能。

作者研究發現,
當受測者在空閒時間從事比較需要花錢的活動時
──像是需要昂貴的設備、必須消耗大量的電或是其他能源
,如看電視、開車或駕駛電動船──
快樂程度遠不及從事不花錢的休閒活動
彼此聊天,或從事像種花、編織之類與嗜好相關的活動,
最讓人心情愉快。
這類活動所需的物質資源不多,
但是對精神能量的需求相對較高。
過度依賴外在物質的休閒活動,
通常對專注力的要求不高,
因此很難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回饋。

兩千三百年前,
道家的莊子用了個非常有趣的例子,
以「遊」這個觀念解釋了心流現象。
莊子說的「遊」是指正確的生活方式,
或說求「」,
有時也翻譯成「漫遊」、「未著地的行走」、「游水」、「飛行」或「流動」。
這種生活方式完全不考慮外在回饋,是絕對自發而全然投入的,
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完全自成目標的體驗。

限制我們是否快樂,感到幸福與自由的,
從來都是我們自己。

心流 – 讀書整理-2 (達成要素)
心流 – 讀書整理 – 3 (提升智慧)
心流 – 讀書整理 – 4 (優質家庭)
心流 – 讀書整理 – 5 (如何進入心流?)
孩子的心流狀態
心流 – 實踐與整合

好書連結在此:
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