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忙就忙得有意義-讀書整理&心得

閱讀時間 18 分鐘

想無事一身輕,得靠你費心

「在我眼中,時間不過是個概念。」

──瑪莉.奧利佛(Mary Oliver),〈當死亡來臨〉(When Death Comes)作者

幾十年前慣用的招呼語:「吃飽了沒?」
到近年已經更多被:「最近在忙什麼?」取代,
感覺如果無法跟人說出最近忙了什麼,就像自己虛度光陰,
尤其社群媒體發達,今天XXX去那裡旅遊,OOO又做了什麼厲害的玩意,
自己就會有「必須」忙點什麼的感覺,
塞滿自己行程規劃的壓力不斷來襲。

假使弄不出什麼值得分享的,或者得不到太多點擊讚賞的成果,
心中難免失落,
而假使成功做了些成果,發布到社群得到許多讚賞,
有時又變成下次有做更好更多的壓力。

茫盲忙,這些忙碌是不是對自己有意義呢?

時間充足的人都是生活的主人

蓋洛普公司(Gallup)常做時間壓力的民調,
其二○一五年的民調指出,受雇者遠遠比較容易自稱沒時間做想做的事(六一%),
退休人員之類沒在工作的人比較不會這樣自稱(三二%);
家裡有小孩的人比較覺得有時間壓力(六一%),
家裡沒小孩的人比較不會這麼覺得(四二%)。

根據這民調數據,想有很多時間的祕訣似乎很簡單:不要有工作,不要有家庭
問題是這有明顯缺點,而且太過簡化狀況了。
如果十個有工作或小孩的人裡面,有六個人感覺很忙,
這表示另外四個人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作者在二○一七年決定針對各項問題有系統地找出答案。
她找了九百多個人,每個人都同時符合那份蓋洛普調查的兩個忙人類別:
有在工作賺錢(每週工時超過三十小時),而且家中有十八歲以下的小孩。

三月二十八日,作者詢問他們有關生活的問題:通勤、運動習慣、週末晚上睡前做什麼等。
接著要他們回想前一天,也就是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七日(週一)每個小時在做什麼。

根據每個人對設計問題的答案,以此得出一個「時間感受分數」,
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七日(週一)對大家來說都是二十四小時,
每個人的感受卻截然不同
有趣的是,所有人對「昨天」的感受較好,而對整體時間的感受較差。
這結果符合其他時間日記研究的發現:
跟心中的印象相比,大家感覺「昨天」工作得比較少,睡得比較多,有更多閒暇時間。

不過作者還從大家的回答裡發現某些關鍵要點,看起來甚至是違反直覺。

首先,自認時間足夠的人都非常注意時間。
他們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自認為是生活的主人,預先為每天和每週做好規畫,
而且經常會深思,檢視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

他們不做當下不該做的事,包括自我加諸的行為,
例如:時時刻刻查看訊息,那是沒必要的時間殺手。
事實上,這次調查有一大發現,就是在每小時查看手機的預估次數上,
時間壓力小者和時間壓力大者有顯著差異。

自認時間足夠的人,知道如何逗留於自認值得的時刻,若當下值得延長,就好好地將它延長。
他們把資源花在讓自己盡量過得快樂。
不快樂的事情在所難免,但他們設法處理,甚至甘之如飴。
他們不求完美,不求一下子得到顯著成果,而是認為夠好就是夠好,一步一步足以聚沙成塔。

最後,他們很看重把時間花在人身上,知道這是一種很好的使用時間方式。
作者發現跟三月週一看電視的人相比,
選擇好好和家人與朋友相處的人,更可能覺得時間夠,有辦法做想做的事。

時間流逝會依情況有不同步調

讓我們回到善用時間的核心矛盾:時間怎麼能既寶貴又很多
作者認為這種矛盾來自於兩個形容都是正面字眼,
如果改成負面字眼──稀少和冗長
則會看見令人懊悔的一個簡單事實:
我們倒數著時間,知道時日像沙漏裡的沙不斷流逝。

一天很長,但一年很短。
這是時間感的本質,它一點也不簡單、直接。
急診室的一夜似乎永無止境,醫院時鐘的秒針感覺靜止不動。
另一方面,回想前十年我們如何度過,卻會感覺時間一眨眼就消逝。
若有小孩則感受更深,被小孩追到老,除了生理,更多的是心理。

當我們觀看一段長長的時間,就會產生扭曲。
比如早期男性當兵不過幾年(現在不到一年),
但提起當兵卻有一堆可以分享,好像他一輩子都在當兵,
如果提起在相同職場做相同工作5年的經歷,
卻覺得好像時間很快,沒什麼記憶點。

如果時間的流逝似乎會依情況有不同步調,那就出現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是否能以不同方式與時間互動改變自己對時間的感覺
我們能否運用某些訣竅,讓好時刻流逝得跟爛時刻一樣慢?

作者確實認為有可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能。
在書中作者也分享許多他自己親身執行與研究蒐集而來的技巧。

「使命感」讓人有更多時間

人生很複雜,所以「無事一身輕」和「經歷時間自由」也是很複雜的概念。
有時無事一身輕可以指身上毫無半點責任,
我們很容易會以傳統定義看待無事一身輕,也就是「沒在工作」

但作者研究過許多自認時間很多的人,
發覺他們即使在領錢工作的期間,也能感受到「無事一身輕」。

有時「使命感」確實讓我們有更多時間。
在某個極有名的社會科學實驗中,
收到植物要照顧的養老院老人活得更長,健康也更好,勝過沒有照顧植物的其他老人。
健康與長壽代表你可以自由去做原本不能做的事。
其他責任也有這種現象,
穩固的婚姻滿足了許多情緒需求,讓人感覺能自由在外頭世界大膽冒險。
如果你選擇生兒育女,肯定會有一大堆工作要做,
但育兒的高強度情緒會讓時間慢下來

這聽起來也許像是另一個矛盾:自由不表示毫無責任在身
但作者認為不妨可以看成自由有很多面向。
想了解自由,得從更宏觀的高度來看。

有些自由來自於遠離不想做的事,
有些自由則來自於做想做的事,
正確的平衡在於了解:何時使命感是負擔?何時使命感是益處?

在作者的定義裡,時間自由說到底可以是「沒有立即責任的美好時刻」,
也可以是「選擇想負責任的美好時刻」,
包括以計畫的形式放眼未來,打造一個充滿意義的人生,一個感覺時間很充足的人生。
這是全然追求某些使命感,讓它變為自我認同的來源。

沒有立即責任需要的是在匱乏經濟學-讀書整理-4(忙不完的人)提過的寬鬆,
透過計畫的安排,創造出有餘裕的空間,才有機會享受沒有立即責任的當下。
不是「沒有事要做」,而是我計畫「現在這些都先不用做」。

讓「時間多得不得了」的七祕訣

1.照料時間花園
2.讓人生值得回味
3.別把時間表塞滿
4.悠遊,讓生活不匆忙
5.以三種資源投資快樂
6.放掉不切實際的期望
7.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

1.照料時間花園

專注給你時間,時間給你選擇,善加選擇則有自由

~德寶法師,進入禪定的第一堂課

照料時間花園,在邏輯上與理財差不多,
想要改善優化,首先要先坦誠面對自己本來如何運用
作者認為每一天留意各項時間,會改變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並且帶來了更有滋有味的生活。

本質上這與Google最受歡迎的正念課中專注於當下相同,
只要專注於當下,即使平常吃的普通食物,都能感受到更多層次的味道,
作者把照料時間類比為花園的園藝設計,
初期規劃跟了解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心力,
而後續也需要持續投入照料,才能享受成果。

照料時間的第一步是:誠實客觀的做自己的時間紀錄員,找出時間盲點
因為人最擅長欺騙的人就是自己,
很多我們「體感」的時間運用都跟實際落差極大,
原子習慣讀書整理也提到:「改變始於覺察」,
作者分享他紀錄的方式是開一個試算表,
每隔幾小時紀錄一次,只用非常概略的方式記錄,
比如「工作」,「吃飯」,一週花在紀錄的時間大約20分鐘,
而記錄一年統整後,他發現連他這樣公認時間管理很好的人,
還是有很多的自我欺騙。

但作者提到想要自我檢視時間運用不需要紀錄這麼久,
兩周就是很好的目標,可以一周是正常周,一周是反常周。
而記錄還有個額外的好處:記憶有助於拉長時間,記錄則有助於加強記憶。
這就幫助了秘訣第二點:

2.讓人生值得回味

我們說:「為什麼時間過得那麼快?」意思大多是:「我不記得時間花在哪裡了。」

-亞倫.伯狄克《為何時間不等人》

想擁有更多時間,就要創造更多回憶,
記憶影響了我們對時間的感受:時間是多還是少,是非常充實或從指尖點滴流逝。
我們通常更把記憶當作檔案櫃而非藏寶箱,
認為記憶是自動歸檔,而一張張的檔案紙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模糊。

二○一六年TED女性大會上,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莉拉.達法奇(Lila Davachi)說:
「我們想要有更多時間,但其實真正想要的是更多回憶。」
作者認為在人的腦中,往事不只關乎實際發生什麼,還關乎我們現在怎麼與之互動。
往事回憶就像原石,多加琢磨就會發亮。

單調的例行生活會讓時間快速流逝,
記憶更多代表感覺時間更多,這也許不是能馬上領會的概念。
我們平常遭遇大量的事物不是儲存在有如圖書館檢索系統的大腦裡,就是完全被丟進垃圾桶。

舉例來說,你記不記得兩年前的今天做了什麼事?
如果你是從那天開始從事現在這份工作,或是面對刻骨銘心的成功或失敗,大概就會記得。
不過最可能的情況是,那天毫不特別,你一如其他日子安於例行公事。

安於例行公事很合理,能省下動腦的麻煩。
動腦和歸檔都得耗費能量。如果沒什麼好思考的事,也就沒理由歸檔。
大腦決定不把凡事都歸檔進記憶
畢竟若我們記得每天清醒時十五.五至十七.五小時的大小事情,那實在太崩潰了。

頭腦會認為,若一年有兩百三十五天早上各花一小時以同樣路線通勤上班,
而且符合平均數地工作了四.二五年,
那麼這一千次通勤在記憶裡會變成僅僅一次通勤
也就是說,一千小時變成了一小時。
當一切都大同小異,一整年就會落入記憶的黑洞。

作者提供延長時間的祕訣是:思考「為什麼今天不一樣?」
如果把自己遇到的每個事件當作一個記憶單位,
「在有許多變化的環境會形成更多記憶,遠多過在絕少變化的環境。
這些記憶單位──這些記憶單位的數量──決定我們後來對時間的感受。
記憶單位愈多,就會記得愈多,時間顯得愈長。」

作者不是提倡要用一千種通勤方式輪替,
重點是要有別於一般的做法,在日常和新奇之間達到另一種平衡。
日常慣例並沒有不對,它能帶來愉快和舒服,好的慣例長遠來看能促進成功。
正是因為日常與旅行的反差,才使假期值得珍惜回味。
若沒有日常,新奇本身也會令人厭倦。

著手記錄下值得回憶的事物,也有助於時時回顧自己的豐富人生。

3.別把時間表塞滿

匱乏經濟學-讀書整理-4(忙不完的人)提過的,
想盡辦法把時間表塞滿,通常會讓自己惡性循環,
因為總會有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
反脆弱中也提過,高效率是脆弱的,
因為高效率無法承受波動,但環境中總是充滿波動。

留出空白=享有餘裕,除了給自己處理意外的緩衝,
也是給自己一些遇到美好意外的機會。

時間管理高手很小心,他們不讓寶貴時間被不夠好的方式占用,
知道「沒有」可以勝過「有」,留白的行程表能迎來其他機會。

正因明白時間寶貴,所以選擇留白,反而因此感覺時間很多。

-要忙就忙得有意義

有能力在時間表上留白,很多時候也代表著擁有時間紀律,
時間紀律會帶來時間自由。

4.悠遊,讓生活不匆忙

當下是什麼?
當下在我們的指尖消融,在我們抓住前飛掉,
在成為當下之際就消逝了。

-哲學家暨心理學家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

悠遊不是享受每一刻,而是關注喜歡的事。
「享受每一刻」──是個令人洩氣的目標,
因為世界充滿變數,必然有甘也有苦,
想要每一刻都是身心愉悅太過不切實際

悠遊不代表沒事好做或推託逃避,
而是有重要的事做,用上值得的時間
也就是「享受『享受』的時刻。」

釐清自己對什麼事情樂在其中,多花點時間跟精力去做,
能力圈,關心圈,存在圈提過,
不要過度放大關心圈,心想著什麼都要做,
而是集中火力,提升能力圈內的品質。

悠遊,就是感受當下,但不必割捨過去和未來
想到過去和未來,其實對加深現在的感受很有幫助。
這牽涉到對自己要做什麼跟不做什麼的管理能力,
預留足夠的餘裕時間,心理才能放鬆,才能品味當下。

5.以三種資源投資快樂

快樂的聰明人,是我所知世上最稀罕的東西。

-海明威.《伊甸園》

作者提出想達到快樂,通常需要投入資源,
而資源絕對包括金錢,不過也包括了時間,以及建立新世界觀所需的心智能量

1.金錢:把不想做的事外包,減輕壓力又省時
作者認為:錢是工具,它不會自動帶來快樂,就像躺在工具箱裡的鐵槌一樣做不了事。
但如果用錢有方,對快樂程度將大有助益。

我們對金錢與快樂的迷思在於「弄錯快樂的本質」。
想用金錢換取快樂,還需要分析你使用時間的缺點,並想出解決之道。
沒有人真能生出時間,一秒過了就是過了,花再多錢也買不回來。

然而,金錢能改變氣惱與快樂在我們生活的占比。
擁有很多錢不一定比較快樂,
但懂得運用金錢與人交換勞務或者購買體驗的人通常比較快樂。

作者建議可以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哪時快樂?
我哪時不快樂?
能靠錢改變嗎?
如果能,需要多少錢?


2.時間:把最好的時段留給自己
我們常會有心中一直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
比如寫作,學習樂器,練習舞蹈,
作者建議,把重要想做的事情先做,
因為多數時候我們不是真的辦法去做,
而是把時間先花在處理其他事務上,
把這些事情排在每天特別早起的時段或者每周的第一天,
會更有機會執行。

3.心態:學會「受苦」的技巧,不被痛苦干擾
雖然時間幾乎都是個選擇,但生活總有怎麼選都不快樂的時候。
有時是由於過去的選擇,有時是因為對未來的選擇,
有時純粹是情況使然,無法避免那些黯淡的時刻。

在某些日子,時間不斷流逝反而是種祝福,壞事終將過去,
若我們能把忍受變成享受,或在忍受之中享受,對時間的感受也會改變。
為了達成這理想,作者認為我們必須──擅長受苦。

活出意義來-讀後心得提過,若我們能找到意義,
那受苦就不那麼困難,而苦難通常讓我們更能懂得珍惜。

6.放掉不切實際的期望

不再責怪自己,才有更好的發揮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一樣多,所以如果想感覺時間多得不得了,
其實關乎我們的期望為何。

有些受苦無可避免,有些受苦則是自找的
我們很常在期望高於現實時受苦,而這種受苦正是浪費時間的主因。

「追求最好」似乎是一種很正面的特質。
但作者建議,捨棄「最好」追求「夠好」,
畢竟最好必然需要與他人做強力競爭,且最好只會有一個,
即使是人生勝利組,難免遭遇失敗,
此時失敗的痛苦可能難以磨滅。

若能設定自己滿足重點的標準,「夠好」幾乎永遠都會夠好。
快樂是一個「讓夠好就夠好」的好理由,
不過從這本書的角度來看,重點在於「滿足能節省超多時間」

初生之犢:做小夢也有超能力也提過,接受夠好,
才能夠繼續往前走,試著讓下一次更好。

有時我們會卡在完美主義,想把事情完成到極致,
但最終常常是超過時限還沒完成,
應該要設定執行事情的時限,完成會比完美重要。

7.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

「倘若找朋友只為殺時間,哪算什麼朋友?你該找他一同活出時間」

---黎巴嫩作家紀伯倫.《先知》

在作者的調查中,非常同意「前一天有時間跟重要對象在一起」的人,
整體平均更可能自認有時間做想做的事,比率高出十五%。

長遠來看,把時間花在別人身上確實能增加我們的時間。
社會連結緊密的人壽命通常比較長,身體也比較健康,這之間確實有些關連。

但除非我們刻意努力,否則「維繫友誼」這件事幾乎都自動跑到待辦清單的最底層
朋友各奔東西,住在台北和高雄的兩人難以巧遇;
伴侶住在一起變成室友;同事僅是過客,
也只能如此。

而真正的時間管理高手知道有些日子會很艱難。
不過仍能透過細心規畫和小小的儀式,增加跟別人共度的放鬆時間。
我們也能反覆提醒自己:「時間花在別人身上很值得」,讓特定時刻變得更有意義。
因為他們不只能幫忙殺時間,還為時間注入生命

我們通常把人際關係分為家人、朋友和同事,
但更實際的,作者提供的方法是分成「每週見面數次的人」「其他人」,分別採取不同做法。
一類是在現有的大量時間裡創造更多意義,
另一類是設法創造專注交流的時間

伴侶和孩子絕對屬於第一類,同住一個屋簷下。
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一對一」,各自陪伴不同家人完成一些事情,
我自己的經驗跟理解是,多透過不同組合創造不同回憶,
如果太太有事出遠門,需要我一打二,我通常會選擇帶小孩到沒去過的地方玩,
一來創造新奇體驗,可以降低一打二的負擔,
二來孩子們也不會排斥媽媽有需要單獨出遠門的時候。
這種打散組合的方式在平日也都可以實踐。

朋友與不同部門的同仁一樣,經常被歸類在沒有每週多次碰面的那一類。
友誼是我們最容易在忙碌歲月中淡掉的關係。
作者提供的方法是
1.主動舉辦重要活動或不放棄參加大活動的機會
因為重要或者大型活動更容易讓朋友願意空出時間
2.跟附近朋友舉辦定期的小聚會
固定時間的聚會讓人有期待感,也更容易安排行程

最後,如果把友誼列為優先事項,這表示要選擇花時間的對象,
認識過的朋友很多,卻不可能都投入大量時間,
必須取捨與哪些人深交,而哪些合不來的人就不強求維繫

作者認為親友能為時間注入生命,為人生增色就是交朋友的意義。
黎巴嫩作家紀伯倫在《先知》裡寫道:「撇開精神的深化,友誼即不具意義。

結語

把不重要的事做得很好,不會讓事情變重要。
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好,也不會讓事情變重要

---《一週工作4小時》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經說過一句充滿智慧的經典名言:
「最沒有生產力的事,就是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做根本不該做的事。 」

當我們擔任生活的總管理員,
就是為自己怎麼花時間負起責任,並相信多數時間關乎如何選擇。
這種心態能改變一切,但實行上仍有賴於智慧和紀律
我們很容易想推掉責任,因為某原因,所以我無法做某件事,而某原因總是言之成理。
承擔責任多數時候不關乎能力,而是想不想承擔。

想改善財務狀況,就需要先記錄並釐清現況,
想改善過度忙碌,也需要先記錄並釐清現況,
想改善工作表現,還是需要先記錄並釐清現況,

會發現,想改善,就要先承擔面對自己真實面貌的責任,
不管喜歡厭惡或欣賞,改善的起點是現況,
而進程是不斷地取捨
畢竟說不,是拒絕了一件事,
說好,是拒絕了所有其他的事。

好書連結:
要忙,就忙得有意義:在時間永遠不夠、事情永遠做不完的年代,選擇忙什麼,比忙完所有事更重要

相關文章:
匱乏經濟學-讀書整理-4(忙不完的人)
活出意義來-讀後心得
人生4千個禮拜-我們都不曾真正擁有時間
原子習慣讀書整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