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突破盲點重新思考

閱讀時間 11 分鐘

作者亞當・格蘭特是華頓商學院的知名教授,
他在逆思維這本書主要討論了「重新思考」這件事情,
重新思考是一件需要勇氣才能執行的事情,
因為重新思考意味著,我可能是錯的?

為何重新思考很困難?

作者一開始分享了一個關於1948年空降消防員撲滅野火的故事,
野火超過預期的速度蔓延,以至於消防員必須選擇逃命自保,無法繼續執行任務,
在所有人往安全點狂奔時,隊長反而點燃自己前方的草叢,並且要大家轉頭跟著他,
所有消防隊員都不明所以,選擇相信自己,繼續往安全點狂奔,
結果最後加上隊長只有三人倖存,有十二名消防員罹難。

有兩位消防員純粹靠體能跑贏了野火,
而隊長逆向思考,先將前方草叢等能延燒的材料燒光,創造了一小塊空間,
之後用濕手帕掩住口鼻趴在焦土上,靠著地面的氧氣存活,
隊長靠著他的智能,逃過了一劫。

重新思考的困難一部分來自認知惰性,我們偏向維持舊有的觀點,而非接受新的,
但是作者指出在我們抗拒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力量。

質疑自己會使得這個世界更加不可預期。
這需要我們承認事實可能有了變化,曾經是對的現在可能是錯的。
重新考慮我們深信不疑的事會威脅我們的認同,
感覺有如我們失去了部分的自我。

---逆思維

重新思考在生活上的面向很常發生,
如果是面對所有物,我們總是樂於更新,
換新衣服,換新車,重新裝潢,
但如果是對自己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堅持己見。

我們會想嘲笑還用傳統收音機聽廣播的人,
但我們卻對自己在20年前就形成的看法緊抓不放。
作者提出的事例是:溫水煮青蛙。
這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多數人深信不已(包含我自己),
作者做了一些研究與實驗發現:這不是真的~

把青蛙放到滾水裡,他會嚴重燙傷,「不一定」逃得掉,
如果把青蛙放在慢慢煮沸的鍋子裡,水溫一旦升高到難受的程度,
青蛙就會立刻跳出去!

失敗的不是青蛙,是我們!
當我們聽到這個還算符合邏輯的故事,認為他是真的以後,
很少人會費心去質疑,甚至是驗證正確性

重新思考的阻礙

進步少不了改變;那些改變不了自己心態的人,什麼也無法改變。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重新思考是一種技能組合,不過也是一種心態。
作者的同事菲爾・泰特拉克發現了我們思考與談話時,經常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
分別是:傳教士、檢察官及政治人物。
在這些模式之中的每一種,我們會採取一個特定身分,使用一組明顯的工具。

當我們的神聖信念處於危險中,我們會進入傳教士模式
我們會布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的理想。

當我們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時,我們會進入檢察官模式
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並且打贏這個案子。

我們在尋求贏得群眾支持時,會轉換到政治人物模式
我們爭取遊說選民的認同。

以上三個心態可以看出我們多容易捍衛自己的觀點,
宣揚我們是對的,指責別人是錯的,想辦法爭取更多人認同自己的看法,
以至於根本沒費心重新思考我們可能是錯的。

十幾年前剛回公司時,常遇到老師傅跟我說,
我以前一直這樣做都可以,為什麼現在不可以?

這是加工製造業很常遇到的問題,
曾經正確有效率的方法,經過環境時代變遷,技術進步,
並不是舊的方法不能用了,只是出現了更輕鬆更有效率的方法可以選擇,
但是在習慣上,我們總是很難客觀的評估新舊認知的優點與缺點。

我們看待老方法老觀念老知識,就像是老朋友,
如果他現在變成錯的,是不是代表,使用這方法的我自己,就是錯的?
這就是作者提到的,要重新思考,有時候得捨棄部分的自我,相當不容易。

一副不同的護目鏡

作者提出,對重新思考非常有幫助的是「科學家心態」,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重新思考可以說是基本要件
科學研究的任務是不斷察覺自己的理解限制,
對於目前已知的所有知識抱持懷疑,對所有未知的保持好奇,
並且根據新的數據來更新現存的觀點

科學家並不只是一種職業,他實際上是一種心境,
當我們投入尋找「真相」的時候,會進入科學家模式:
我們會進行實驗,測試驗證自己的假設並且發掘知識

並不是拿著燒杯,穿著白袍,看顯微鏡才是做實驗,
「假設」與「實驗驗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占據重要位置,
比如計畫去一個地方旅遊,我們會有目標性的去搜尋附近的住宿,
這裡的假設就是,要去的地方附近會有住宿點,實際的搜尋行為就是實驗驗證,
不管有沒有成功找到,我們都會得到反饋的結果,影響我們下一次行動的選擇。

之所以說科學家是一種心境而不是職業,可以從書中提到的偉大科學家看出端倪:

愛因斯坦以相對論顛覆物理學之後,掀起了量子革命:
「為了懲罰我鄙視權威,命運讓我本人成了權威。
有時甚至最偉大的科學家也需要更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

---逆思維

科學家的心境在組織運作上更能體現出價值,
當組織內有意見不合時,常常是政治人物與檢察官的互鬥,
一個想辦法尋求支持者庇護,另一個則是想辦法雞蛋裡挑骨頭,
短期的矛盾可能造成拉幫結夥,進而造成長期的穀倉效應
如果以科學家模式討論,大家都是基於事實與證據做假設與實驗,
問題通常更容易解決。

越聰明的人跌得越重

擁有智力並不保證心智靈巧
若是缺乏動機改變心意,就會失去很多重新思考的機會,
作者指出研究顯示,智力測驗分數越高的人,越有可能落入刻板印象,
主要是智力測驗高的人,腦袋轉得快,很快就能辨識出模式,
多數時候,快速辨識出模式有很大的價值,也常常能夠取得優勢,
以至於智力高的人,對於自己快速察覺辨識出的模式會有高度自我認同,
也更快陷入自己設定的框架,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越有可能難以更新理念。

作者提到他最愛的偏誤是「我沒有偏見」的偏誤,
也就是大家相信自己比他人更客觀。結果是聰明人更可能落入這個陷阱。
越聰明的人越難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擅長思考會讓人更難以重新思考。

確實,一個「比較」客觀的人,可能會說:我沒辦法真的客觀,但我會盡量達成;
而常常掛保證說:『相信我,我很客觀』的人可能非常主觀。

自知之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境,
光是認知並且認同我可能會犯錯,我難免有偏見,我也許並不那麼聰明,
就已經開啟了繼續往前走,往更深的領域邁進的路程,
保持謙遜才能夠接納新知,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說過:
「如果波克夏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那主要是因為巴菲特和我非常善於打破自己最愛的觀念
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
那你這一年就白過了。」

「想法出錯是我能確定自己有所學習的唯一方式。」

---逆思維

越聰明的人不一定能解決越複雜的問題,
CPU快慢與能處理問題的複雜度不一定是等號。
更重要的是:再思考及反學習的能力,也就是第一性原則的掌握。

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卻不一定與高成就畫上等號,
如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深陷於自我的框架之中,
那太高的智商也許反而是一個缺點。

而擁有高成就,具有代表性的聰明人:馬斯克與貝佐斯都很推崇第一性原則,
因為抱持這個原則去思考,本質上就是對目前的方法是否最好,抱有懷疑。

有智慧的人會勇於重新思考,
基於自己可能錯誤的角度,去推翻一些過往的認知,
這個循環多了 就會增加智慧。

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知識及專長,以及忠於自己的信念及看法感到驕傲。
在一個穩定的世界中,這樣很合理。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因此獲得獎勵。
問題是,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們需要花同等的時間去思考以及重新思考。

利用外力激發重新思考

---逆思維

這讓我想起三體裡說的: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不管我們進步到什麼程度,一旦我們用傲慢的蓋子把自己蓋上,
我們就很難繼續進步,但周遭環境不會因此不變,
遲早我們會無法適應環境,最後被淘汰。

如果一直處在逆境之中往前,問題通常不大,
狀況常常發生於自己達成設定的目標,順風順水,甚至超額達成,
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下,我們很容易對自己的決策跟選擇過度自信,
依靠自己要脫離這個狀態很不容易,
需要很強的科學家心態跟自我懷疑的信念,
這時候能夠徹底坦率的朋友或者夥伴就會異常珍貴。

徹底坦率的重要性就在於多面向的思考,
很多當下想否定,但突然又讓人陷入沉思的觀點,正是重新思考的好引子。

告訴夥伴如果自己說出上述的話關閉思考時,明確堅定地提醒一下,
徹底坦率 – 讀書整理-2(賈伯斯)中提過,賈伯斯堅持的是:
我們應該做對的事情,但我不一定要是對的,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有願意跟自己衝撞提出建言的朋友,值得珍惜。

重新思考的價值

對製造業來說,重新思考在製程與良率的改善很重要,堅持己見對事情沒有幫助,
有些流程存在已久,有時條件改變,這個製程已經沒必要執行,
但我們很少重新思考流程的必要性。

比如我們之前有一個電鍍流程,需要把工件處理到如鏡面般光滑,才能電鍍得漂亮,
早年為了幫助去除工件熱處理後的髒汙,加上了噴砂的製程,
確實一直以來運作得都還不錯,直到最近與一個新的廠商合作,
他告訴我們,噴砂雖然可以去除髒汙,但是會讓工件表面有凹凸,
反而對於鏡面光滑處理有不良影響,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化學拋光,
重新討論思考後,我們決定依照廠商的建議做實驗,
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少一個工序節省成本,還改善了製程的穩定度。

改善流程也可用於改善習慣,
有蠻多留存下來約定成俗的習慣,或者自己無意間培養的行為流程,
光是用「這些是必要的嗎?」的角度檢視就有很大幫助,
原子習慣讀書整理裡非常核心的一個原則就是:改變始於覺察
如果沒有透過重新思考,我們很難對習慣成自然的事物有所覺察。

練習在框架外思考

最近小六的女兒問了我一個老師給他們的假想題,
如果你是便當店老闆,原物料都漲價,至少要漲五塊才能有利潤,
但漲價客人會流失,你會決定漲價還是不漲價?

我給了女兒一個出乎他意料的答案:
我說如果是我,我可能會漲價十塊,
女兒當然是大感不解,都說漲價客人會流失,怎麼反而漲價更多?

我的想法是,如果漲價5塊才勉強有利潤,
這個被迫的漲價是為了存活,但情況可能改善有限,還是苦苦支撐,
如果漲價10塊,會有多的利潤空間來改善品質,改善用餐環境,
雖然會流失一些客人,但願意繼續消費的客人可以得到更好的體驗。

還透過這個機會跟女兒們講解了第一性原則,
這類問題如果可以更根源的重新思考問題條件的設定,
可能就不會被困在框框裡面思考,
想出的答案不一定更好,但很有機會提供讓人耳目一新的不同思路。

問題本身的界定,要比其解決方法更為重要

---愛因斯坦

而想要界定問題,就需要不斷的重新思考。

好書推薦: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相關文章:
徹底坦率 – 讀書整理-1
徹底坦率 – 讀書整理-2(賈伯斯)
原子習慣讀書整理
別讓你的劇本遜斃了-讀後心得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