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之前拜讀的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主要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
書中提到了許多的思維邏輯還有卡片盒的好處,
可以說是建構了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基底-WHY,
但實作上該書提到的並不多,好處是讓讀者有更多自己發揮的空間,
壞處是會不知從何著手做起,也很難驗證自己理解是否正確。
由作者朱騏寫的這本實戰指南,可以說是手把手的從實作的思路到範例都一一呈現,
雖然作者使用的是Obsidian這個軟體(我一開始也嘗試過)與我使用Notion不同,
但實作的思維與判斷皆有極大參考價值,這本書確實也讓我受惠良多。
提問或給予定義幫助判斷
最一開始作者就先提供了卡片盒筆記法與一般筆記法的關鍵差別在:
卡片盒筆記法是記錄「想法」與「想法的串列」,而不是「筆記」。
---知識複利筆記術
「筆記」是資訊的記錄,「想法」帶有自己的思考與感觸。
很精煉的字句,卻有不少的資訊量,點出了卡片盒筆記法特殊的地方,
執行上的根本原則,還有卡片要寫下的就是用自己話語陳述的想法與感觸。
賦予明確定義的這種陳述方式對我自己幫助很大,尤其是在自己實作後,
作者本身已經執行卡片盒筆記法一段時間,他認知的定義基本上在他自己的系統中可以運行,
而我可以藉由這些名詞上的定義去反思,驗證我的系統裡是否有衝突?
作者也在許多當初我實作前思維卡關的地方,提供了原則與問句幫助判斷。
比如:雖說卡片盒筆記法很棒,但我也不太可能凡事都寫成卡片,
一來過於繁雜耗時過多,難以維持,二來卡片含金量太低,變成雞毛蒜皮,
那到底何時或者說看到怎樣的資訊,有怎樣的心得需要寫成卡片?
作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提供參考:
問自己兩個問題,只要可以回答其中一題,就可以寫卡片,分別是:
•我為什麼要寫下這個想法?
•我可以拿這則資訊做什麼?
如果兩個問題都無法回答,或者答案都無法說服自己,那現階段就不需要寫成卡片,
「決定不做」跟猶豫不決的心理狀態不同,
考慮著要不要寫下卡片,未做決定前,都被蔡加尼克效應綁住,決定不做才能確實放下,
作者還建議如果覺得很重要,很想記錄下來卻無法回答上述兩個問題的話,
不妨提高一個維度思考,從這個資訊或心得對自己的決策、價值觀、未來行動是不是有影響來判斷。
提供實作的步驟方法與範例
作者提到實際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的時候,寫「筆記」跟寫「卡片」應該要分開來做,
不要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就一併把筆記轉換成卡片(這個筆記是不包含自己想法的重點摘錄)。
主要原因是:多數時候,我們很難直接將閱讀到的資訊與自己的想法產生連結。
---知識複利筆記術
但是,沒有自己的想法,就沒辦法寫出品質內容高的卡片。
卡片盒筆記法出現過的四種筆記名稱:
「專案筆記」比較特化使用(也可能不太用到),在此不做說明
作者將「靈感筆記」、「文獻筆記」這兩個都歸類為「來源筆記」幫助我們理解定義,
這兩個實際上就是「筆記」而不是「卡片」,確實我自己一開始在實作前對這個也理解有誤,
因為卡片盒筆記法裡都用Note稱呼,很難分辨原來這兩個還算不上「卡片」,
這兩個Note的關鍵是用快速摘錄的方式留下紀錄,
紀錄什麼呢? 記錄觸發了「想法」的來源,靈光一閃的內容,或者書籍裡的片段,
魯曼是記下書籍的頁數作者等方式,我自己留在Notion裡閱讀紀錄的摘錄都屬於此,
都是作者朱騏指的「來源筆記」,不須特別編號,用途是一個追溯,一個紀錄點。
「永久筆記」:這才是卡片盒筆記法裡真正能稱為「卡片」的部分,
我是在自己的Notion中又分類卡片為「讀書筆記或文獻」或「思維洞見與脈絡」,
主要是我自己想稍微區分,這個永久卡片,是我從生活感觸或者卡片串聯想法而來,
還是我因為讀書或者看到某些文獻,才有這樣的想法。
雖然我對眾多筆記法都抱持興趣(不一定有實作,但通常會研究邏輯與做法),
但與作者對筆記法的認識、實作與研究相比,就差之甚遠。
作者從眾多的筆記法中,挑出了三種來分享,是他用來記錄「來源筆記」的,
還特別提醒,其實哪種筆記方式都可以,「來源筆記」只是記錄,是轉換成「卡片」的過渡階段。
如果已經有自己習慣的筆記法,那個章節甚至可以不用閱讀。
三種分享的筆記法都很棒,我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但最後我都沒有使用,
因為這部分我自己比較懶惰,希望隨興使用當下想紀錄的方式執行就好。
實務上對定義分類有更清楚的理解跟界定,在使用上就更能依據個人需求調整,
卡片盒筆記法只是一個架構,有他的邏輯跟運行方式,
每個人做出來的卡片盒內容理應不同,架構邏輯的微調只要符合自己使用即可,並無對錯,
參考作者提供的範例跟步驟可以反思,看看是否能再優化自己的卡片盒。
關於卡片編號
盧曼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卡片編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因為是純紙本管理,如果沒有一套編號系統,根本難以找到卡片,
每張卡片像是想法思路的孤島,透過卡片編號得以連結成網絡,
卡片編號還像是一個座標系統,可以幫助腦內定位卡片之間的關聯。
在我如何用Notion實現自己的卡片盒筆記法中我的模板主要參考Red Gregory的分享,
因為使用Notion這樣的數位筆記有搜尋功能,Red Gregory就沒有使用盧曼的方式編號,
他使用時間戳的方式排序卡片並且幫助記憶,
由於卡片標題與內容作法不同,我參考了時間戳的概念,設定了時間戳與時間序號,
實作一陣子後我是覺得比較可有可無,時間戳對我效益不高。
讀到本書中關於卡片編號的論述時,我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我還忽略了卡片編號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是:
建立「卡片索引編號(Card Index)」是串起個人想法的關鍵。
---知識複利筆記術
你可能好奇:「都已經使用數位筆記了,何必還要人工給每張卡片打上編號呢?」
原因是:point:卡片編號能夠記錄我們思考的先後順序。
確實透過時間戳可以知道「卡片」的誕生順序,但是這個資訊對於串聯想法價值不高
而疊加的卡片編號比如1a.,1a1.,1a1a,1a1a1,1a1a2這樣的方式,
可以一眼看出想法衍伸出來的順序,還記得之前研究卡片盒關於編號這部份時,
我到處去看了很多人分享的實作與對編號的理解,
有人提到卡片編號的順序≠想法串的論述先後順序,依照卡片衍伸的順序編號即可,
論述的先後順序應該由「脈絡筆記」來完成,當初我無法完全理解這個意思,
現在我漸漸理解紀錄想法先後順序的價值。
比如一個反駁自己原來認知的想法排在1a1,這表示一開始的想法也許不夠嚴謹,
在延伸幾張卡片以後,就發現了想法上的漏洞或者矛盾,
而一張卡片如果已經延伸到1a1a2b3e,代表這個主題範圍有非常深入的觸發思考,
如果這附近出現反駁的想法,可能有很高的價值,因為這是透過一開始表象難以發現的。
透過卡片編號,只要習慣了之後,可以很快的了解這個主題串的發展狀況,
時間戳無法提供這樣的功能,即使加上TAGS的功能也不容易辦到,
藉由編號也能快速比對出(比時間戳直覺),原來我早期的想法是這樣,後來的想法是這樣,
因此,我決定後續排程,花一點時間把我的卡片都加上編號。
關於索引
盧曼製作的索引卡主要是對應主題卡片串,所以大約一百多個主題對應了一百多張索引卡,
因為是純紙本,把所有主題索引集中在一張紙上不切實際(要用大海報寫了吧!),
但在數位筆記裡,讓卡片盒所有卡片對應到一份索引是可以執行的。
在我的Notion系統中並沒有加入索引或者索引卡這個項目,
我在一開始建構的時候,覺得我使用數位筆記,卡片基本上不會遺失(頂多搜尋不太到),
使用一段時間後,確實在卡片串列越來越長的情況下,我會慢慢失去卡片盒的架構認知,
這時候有一份所有卡片的目錄,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解法。
實際著手嘗試製作我的卡片盒索引時,我也去看了其他前輩的做法跟思路,
我發現盧曼的索引卡並沒有完整的紀錄編號,因為卡片都是關聯成串,
盧曼的索引卡只記錄了該串主題裡,最關鍵中心想法的卡片,
索引卡的功能主要是提供一個想法串的重要入口,我覺得就像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而作者朱騏的索引做法是把所有卡片一起收錄,這樣的好處是更有整體性,
我打算後續嘗試看看兩者兼容,做一份完整卡片的索引表,
然後透過把關鍵中心想法的卡片改變顏色或者字體來做標示。
結語
書末分別提供了職場、老師備課、學生、自媒體創作者的實戰案例,
看完後發現,卡片盒筆記法真像是一種想法跟思考的「刻意練習」,
如同刻意練習-2-高手比初學者強在哪裡?提過的心智表徵,
初學上手到懂規則會打球,有來有往,通常不會太過困難,
一開始學習會接受大量資訊,然後漸漸熟練,每次練習的進步幅度開始變小,到後來停滯,
這時候要再往前走,需要針對心智表徵細化跟優化。
這也是卡片盒筆記法很有趣的地方,在前面較為直覺跟初階的大量卡片完成後,
隨著理解的深入,新增卡片數量可能會變少,但會充滿範疇更大,更深入的思維想法,
後面每一次的卡片新增,都需要考量到前面的想法,整個思考的網絡會不斷的擴大。
對於實作卡片盒筆記法有興趣的人很建議閱讀此書,
如果還沒實作過想入門,這是一本很好的指引手冊,至少可以先依樣畫葫蘆做個雛形,
而如果像我已經有自己的卡片盒確實在運作,可以截長補短,對照看看自己的系統是否有漏洞。
相關文章:
第二大腦的好選擇-卡片盒筆記法
我如何用Notion實現自己的卡片盒筆記法
參考資料:
卡片盒筆記法:從一手資料釐清卡片的規則-Greyson Chen 陳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