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誤砍柴工
認真研究Zettelkästen卡片盒筆記法的架構跟原則,並且看完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這本書後,
打算實踐卡片盒筆記,馬上就遇到工具抉擇的問題,
在工具抉擇上我大概卡了快一個月,從看書開始就在思考該運用哪個工具來做。
原來使用的數位筆記onenote似乎不敷使用,
畢竟他的設計就是用來做比較接近傳統筆記的方式,
階層不能太多,也無法把筆記卡片獨立原子化做互相網狀連結,
整個筆記結構都是樹狀的,所以onenote在實踐上相當困難。
下一個考慮的工具是目前主要使用的Notion,
上網大概看一下前輩們都怎麼做,一開始找到的都類似以下這種形式:
多半都是使用BOARD的呈現方式,
確實這看起來很「卡片」,感覺上就是卡片盒筆記法,
但問題是,這種呈現方式如果筆記數量有2千張卡,
那找個卡片想瀏覽,滑鼠滾輪都不知道要滾多久,
其他的許多分享則是著重在Notion擷取網頁內容的功能,
很少探討到資料量漸漸龐大的適應性,
於是當下覺得Notion恐怕不太適合,
畢竟資料庫也是先有一個架構跟規則在,才能開始填充資料,
這與卡片盒本身想達成的結構靈活性有點衝突。
再來評估考慮的是免費的Obsidian跟專門為了卡片盒設計的付費軟體Roam Research或heptabase,
必須說在圖像化上更符合卡片盒的筆記軟體在視覺上很棒,
使用也蠻直覺的,像是一個大白板,
如果持續使用且有實用價值,為軟體付費很值得,
但畢竟還沒正式入坑,所以我優先評估免費的Obsidian,
初步嘗試,並且讀到一篇分析數位軟體做卡片盒筆記的文章後,
我就放棄這種視覺化知識卡片連結的方式。
文章作者提到,在資料少量時,透過便利貼卡片的呈現很直覺,幫助記憶,
找資料時也很快速,其中幾個軟體如Roam Research還會讓連結很多的卡片接點變大,
透過卡片連接點大小還能評估這個筆記的泛用性跟重要性,感覺超棒,
但如果長期使用,資料量越來越龐大後呢?
文章作者分享他在卡片量級破千以後開始察覺問題,
他使用到後來他的面板打開會類似這個樣子:
當面板長這樣的時候,如果想找特定的卡片或者資料,
使用到最多的還是「關鍵字搜尋」,因為地毯式查找會找到天荒地老,
確實如此,於是我放棄了視覺化美好的想法,也省了付費軟體的錢。
但..怎麼辦呢?繞了一圈,沒有符合預期的軟體,
難道要學盧曼一樣使用紙筆?
在網路上花了不少時間看看大家如何實現卡片盒筆記後,
我的目光又重新往回看了我目前主要的知識與資訊資料庫Notion。
從不同角度來看卡片盒筆記這件事,
卡片盒其實是一個架構單純的「資料庫」,
每張卡片都是獨立可重複運用的一筆資料,
卡片之間的關係,就是資料庫裡不同資料表的關係連結,
那只要設定好導入資料的工作流,
後續就是Notion本身最擅長的「資料庫」。
想通這件事情後,充滿了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感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暫定使用Notion後就順著這個方向找肩膀,
看了不少前輩分享如何用Notion實踐後,
找到了這個知名YOUTUBER分享的實作影片:
把卡片盒數位化以後,一大缺點是少掉了許多「空間記憶點」,
實體化的東西,會有位置並且佔據空間,有觸覺,有氣味,
這很符合人類大腦對於空間感記憶超群的能力,
上面影片中他使用了TAGS來處理這個問題,與分類資料夾不同的是,
TAGS可以在一張卡片上標註好幾個,即使後來想增加,也不受限,
他另外做了一個管理TAGS的頁面,可以看到這個TAG下有多少關聯卡片,
而且他在同一張卡片使用Relation做出上一張卡片跟下一張卡片的功能也很棒,
基本上實現了卡片盒一整串的關聯。
動手做自己的
先放上我做好的模板卡片盒筆記-Notion(可複製),
作法上是先複製了前面大神分享的模板,但我依照我自己的思路做了不少修改,
首先,我沒有使用它本來的LIBRARY這個文獻參考頁面,
而是關聯我自己長期使用的閱讀紀錄模板,
一來多數擷取的讀書筆記在裡面,二來我閱讀書單記錄的資料比較齊全。
關於卡片標題的部分我思考了很久,Red Gregory是在卡片標題放上時間戳幫助記憶,
因為要考量後續卡片多了以後會產生的脈絡卡片,我則是使用Notion的雙向連結功能來做,
但我又不想要在脈絡卡片提及其他卡片時,都必須要點進去看內容,
所以我在標題直接填寫完整卡片內容,好處是利用@引用文章時可以直接導入整個卡片,
且對卡片有做編輯補充時,脈絡卡片內的內容也會一併更新,做到雙向同步,
在ICON圖標的地方使用對應屬性的圖標,整理脈絡文章時也可對卡片屬性一目瞭然。
在Red Gregory分享這個模板時,Notion應該還沒推出SUB-ITEM這個功能,
發現這個功能也是我下決心使用Notion的原因之一,
因為配合模板寫好的公式,我選擇串聯顯示的VIEW的時候,
就可以做到如同實體卡片盒,讓前後有關連的卡片串成一串。
Red Gregory的模板中在TAGS管理的頁面有個功能性的巧思,
原本他使用了●來分開TAGS讓他能包含小範圍跟大範圍,
公式裡會讓顯示忽略小寫英文,達成讓TAG只顯示大範圍(大寫英文)的文字內容。
但我主要使用中文紀錄,
所以公式部分我調整成讓Drawer直接顯示x幾,
比如第二大腦這個TAG被標註在5張卡片裡,
那Drawer就會顯示 x.5 第二大腦。
數位化的好處就在,雖然沒有實體空間記憶,
但我們可以透過增加TAG或者關鍵字,或者分類別,關連串,
透過更多方式讓我們可以搜尋跟記憶,關鍵字搜尋的速度很快,
對於關鍵字的模糊記憶強化還有反覆練習,對尋找印象中的卡片很有幫助,
這是不同於紙本筆記,但可能更有效率的知識管理方式。
因為我自己很多想法會來自閱讀的時候,又容易從讀書筆記衍伸出自己別的思維,
所以在卡片屬性分類上,我乾脆把讀書&文獻筆記和永久卡片都放在同一個資料表裡,
透過不同的VIEW來分開檢視,並且在前面放上對應的ICON識別。
不同的TAG,或者從不同的VIEW,或串聯的方式看一整串的卡片,
看的是相同的一堆卡片,但不同角度的檢視可以大幅增加熟悉度跟記憶點。
尤其每次需要新增知識的時候,要先思考是要新增卡片還是修改舊卡片?
如果新增就要比對與舊卡片關聯的位置,反覆的檢視舊卡片對網狀思考的能力很有幫助。
在卡片最前頭的類型我也微調了原本的公式:
如果在卡片標題中加入三個:則會顯示Start,這用在一整串卡片的第一張,
如果卡片有上下張,他則是顯示為知識串→,
若卡片沒有上下張也沒有加入:則顯示為獨立卡片↘,通常用於還沒找到關聯卡,
或者不確定是否能新增成知識串的卡片。
雖然沒有如Red Gregory在標題內直接加入時間戳,但我還是有個屬性欄位是卡片建立的時間,
我把它設為時間戳屬性,並且有一個屬性是用公式把它列為一串數字,
主要想嘗試這個獨一無二的編號是否能幫助記憶。
我另外也做了一個頁面專門暫存靈感筆記:
使用手機Notion的APP功能,在手機桌面上做一個新增頁面到靈感筆記頁面的按鈕,
有新靈感跟想法時,打開手機快速簡單紀錄以免忘記,
之後再盡量找時間重新看過靈感筆記,整理清空入卡片盒。
完成後的使用心得
基本上目前的模板有把大部分我希望達成的功能做出來,
也解決了知識管理上遇到的問題,
但實踐上除了卡片盒相關的卡片有確實導入以外,還在逐步增加其他領域的卡片,
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可能還很美好,要等後續數量級龐大以後再反覆檢視調整。
實作上發現卡片盒對於「思考」的鍛鍊強度真的很高,
我平時的工作涉及談判,分析跟決策很多,但畢竟熟練了,用腦強度不會常態很高,
整理卡片盒時,光是思考這是否要新增成卡片,還是修改舊的?
這跟哪個已有卡片相關聯?要加什麼TAG?
這個內容是不是應該分拆成兩張卡片?
常常放入了幾張卡片,就覺得好像考了一場智力測驗,
但那感覺其實是很愉快的,並不是高壓工作的痛苦,
而是一種腦域擴張,一種淋漓盡致的腦力運動,自己知識跟能力往上累積的感覺,
理解跟行動畢竟不同,不管多深入研究,只有實作才能體會卡片盒的魅力與價值。
除了思考的鍛鍊外,對於用自己話語重新陳述讀書筆記,
新增永久卡片要盡量用精簡但完整的文字記述想法,
真的會再再的感受到自身詞語的匱乏與理解的不足,
而這實際上又很滿足刻意練習與心流的要件。
畢竟我只能總是在我當下能力的極限邊緣寫下文字記述想法,
而過陣子要新增卡片去概略瀏覽現有卡片時,往往發現之前理解跟陳述的不足,
於是新增了新卡片,可能還順帶微調完善了舊卡片,甚至有了新想法,
越使用越能體會盧曼為何能如此博學並且多產,
不過卡片盒也很像精神時光屋,常常陷入其中就是半小時一小時過去,
因為在能力邊界專注,很容易進入心流。
Notion AI是Notion最近力推的項目,在很多方面可以幫上忙,
但關於使用輔助整理卡片或者撰寫內容的部分,我不想也不建議使用,
畢竟用自己的話語寫下想要內化的知識是卡片盒筆記法很關鍵的一步,
與其說卡片盒是一個筆記法,我認為它更像是一個內化吸收知識的工作流,
接觸新知→觸發想法與靈感→快速記錄避免遺忘→重新審視用自己的話語詮釋→記載永久卡片→溫故知新
上面是我使用CHATGPT+MERMAID快速產生的流程圖。
使用卡片盒做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擴充自身「思考」的疆界,
能夠同時動用更多網狀與模糊的關聯知識一起思考,
當有較具體思維出現時,卡片盒裡的卡片是最忠實的記錄員,
不會將事實或者紀錄扭曲,而且也不需拘泥吸收知識的順序,
當下對什麼感興趣,就吸收什麼,卡片盒可以隨心所欲的放入不同範疇的知識,
卡片累積超過某個量時,卡片將回過頭來當作反思跟激發靈感的工具,
「原來我之前是這麼想的,原來新觀念與我舊有的差異這麼大?」
最終只要一直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努力就能不斷往前。
「我只做容易做的事。我只寫我當下知道怎麼進行的東西。如果我有片刻猶豫,我會先擱在旁邊,去做別的事。」
---盧曼Luhmann et al., 1987
2024/1月份更新版
實際使用約一年後,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優化改善,
請看Notion卡片盒筆記法模板-2024/1月更新版(卡片編號與索引)
好書連結: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
相關文章:
第二大腦的好選擇-卡片盒筆記法
知識複利筆記術-卡片盒筆記實戰指南-讀書心得
刻意練習-2-高手比初學者強在哪裡?
心流 – 讀書整理 – 5 (如何進入心流?)
其他模板:
Notion模板分享-串流影片管理清單(物理治療自救為例)
Notion模板分享-車輛(機車)保養紀錄
Notion模板分享-物品管理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