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掃除的心得與想法-2024

閱讀時間 4 分鐘

上個周末,我們全家一起進行了大掃除,
主要目標是一些平時維護打掃不太會處理到的區域,
比如紗窗、放在高處的東西等等,
因為有兩個小孩,每年打掃起來的感受其實都不太一樣。

現在有許多專業的清潔公司提供居家打掃,
付出金錢給人打掃,很輕鬆也很乾淨,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但有些事情自己做,還是可以得到一些獨有的體悟跟經驗
今年依然選擇自己打掃,也是有幾個主要考量。

讓非親友進入家中

委託專業打掃必然需要讓非親友進入家中,
有足夠信任或長期配合的,可能可以不需要待在家中監督,
但第一次配合的,基本上就必須在家看著。
如果選擇加減跟著一起打掃,
一來可能妨礙專業人士工作,二來是這樣自己好像也沒休息到,
假設就做自己的事情,因為有非親友在,沒法完全放鬆,心裡難免也會有點壓力。

歲末盤點

自己大掃除,可以順便清點自己擁有多少「物質」的東西,
除了日常生活會使用到的東西,大掃除的目標常常是放在高處的擺飾,或者櫃子裡的收藏品,
也有可能是買了之後只使用一兩次的器具、家電。

透過大掃除再次跟自己的物品「互動」,是大掃除裡有趣的地方,
往負面一點想,把沾滿灰塵的東西拿起來擦拭,或者把沉重的東西移開都只是一種勞動
但如果這東西是當初自己喜歡才買,重新把東西拿起來擦拭,也是再次看看自己喜歡的藏品,
比如我有一個不少年前購買的『索隆』公仔,我就把他從層架上取來分解,擦拭清洗:

透過每年的清掃,我對於自己擁有哪些東西會更有概念,
出門在外,看到這些公仔我還是會很有興趣去欣賞,
但考量到我擁有什麼,通常我就不太會再一直購買,

如果清掃時,發現有太多沾滿灰塵的東西,會讓人自問:是不是代表不需要這麼多?
也有可能會思考一些更容易保存物品的方式,比如選擇有玻璃門的櫃子擺放展示品,
而且移動清掃時,物品通常會離開原來位置,也可以趁這機會思考一下是否要更換陳列方式,
大掃除剛好也是一個斷捨離的好機會,有些小孩已經長大後用不到的東西,或者買來發現不適合家裡的
就趁物品狀態還OK,送給會用到的人,或者捐出。

與家人的互動

之前小孩很小,半獸人狀態時,可能還要分一個人顧小孩,另一個人打掃,
近幾年隨著小孩長大,已經能夠接受不少任務(甚至可以配發苦力工作),
比往年輕鬆許多。

讓小孩參與打掃是一種做中學,可以一起討論家裡這樣陳設的用意跟理由,
為什麼當初會選擇把書櫃放這裡,電腦放那裡?
給小孩機會思考,空間有限的物品陳列與管理,還有家裡日常生活動線的規劃,
他們過程中常常也會提出我們沒想過的觀點,有時候覺得提議有可行性,大家就會一起討論,
全體同意後,可能會進行陳列的改變,這讓大掃除更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某方面大掃除也是一種任務分配的練習,要考量大家的身高、體能跟現有能力,
任務分配的公平性也很重要,並不是任務多的人就肯定比較辛苦,
初步分配後,接受大家的提議討論修改也很重要。

大掃除過程中常常會重新看到平常不會注意的角落或者物品,
可能就會想起,對耶,我們之前去哪裡買了這個,
小孩也常提出這是什麼的疑問,怎麼會有這個?
觸發回憶後,家人之間就又有新的話題可以聊聊,
在勞力體力上雖然辛苦,但如果趁這個機會與家人互動,
其實在心靈上也能充電很多,還能培養一種革命情懷。

結語

客觀來看,環境有好有壞,工作有困難與簡單,
但從心靈主觀的角度出發,一件苦差事,換個角度想,換個角度看,
其實可能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面對一個艱辛的工作,
有時候與其想著當初如果我沒這麼選擇,當初我怎樣怎樣,
不如專心克服眼前的障礙,確實投入以後,也許還能發現一開始沒想到的好光景,
留下未來會想細細回味的經驗。

意外插曲:把索隆的刀組裝回去時,
施力方向錯誤,白刀斷了!!小孩嚇呆,看著我用快乾補救,
我於是決定明年不拆刀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