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的實驗設計組成是:
早餐 => 防彈咖啡
防彈咖啡的靈感起源是 “酥油茶”
組成是黑咖啡+草飼奶油+MCT油(中鍊脂肪)
主要是提供身體需要的熱量(外源酮)
MCT油可以快速吸收,
對身體轉化習慣多用脂肪,可以有引導作用
防彈咖啡的發明人也有特別出一本書來深入探討
防彈飲食:矽谷生物駭客抗體內發炎的震撼報告
中餐與晚餐 => 只吃肉跟蔬菜
這樣的開始其實幾乎是「生酮飲食」
不過因為小孩身體有狀況,
所以最終實驗只進行了兩天
適應期還能接受,身體有些無力,
頭會有點暈,
與網路上查到的分享經驗相比,
狀況算是輕微,可能跟我本來就不重吃有關
(分享經驗千奇百怪,生酮暈,疹子,酮流感...之類)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以往吃飽後30分~1小時,
很容易有想睡的感覺,
改為此方式後,想睡的感覺變得很輕微
實驗結束與家人會合後,
跟太太說,
希望調整飲食結構一段時間試試
不出預料的得到回應是:
「你哥發神經,現在你也要跟他一起瘋就是了!!??」
「你又不胖,幹嘛要減肥?」
於是以阿茲海默症作為主要論述,
說明我永遠都不想變成那樣,
如果調整飲食就能避免,試試看也沒損失
這邊遇到一個後來常被問的問題,
都不吃飯(澱粉)(碳水化合物)
不會怎麼樣嗎?
實際上碳水分解到最後都是葡萄糖,
除了提供熱量(蛋白質跟脂肪可替代供給)
優勢是爆發力,還有快速轉化使用
而且身體可以把老舊蛋白質「糖質新生」成葡萄糖
所以理論上,沒有葡萄糖並沒有什麼危害
在太太不鼓勵但也不阻擋的狀況下,
進入較為長期的低碳實驗期,
原則上避開精緻碳水化合物(蛋糕,麵包,麵食..等)
也很感謝太太還為了這樣買了一些食譜,
要幫助老公的飲食實驗計畫
n = 1 飲食實驗的開端(低碳)
飲食實驗 – 低碳 => 生酮 (2017~2018)
飲食實驗 – 生酮 => 間歇 (2018~2019)
飲食實驗 – 低碳+間歇斷食 (2020~)